元宵 | 又是一年元宵時,何人伴君詩與酒?

展覽海報
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地區,以其明媚的陽光和絢麗的風景,與無數的藝術家結下了情緣。近期,又一批來自中國的藝術大師如約而至。2017年10月28日,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別處即此處” 裝置藝術法國展,在阿爾卑斯-上普羅旺斯省的薩拉貢美術館拉開序幕。
該展覽是以集裝箱為藝術媒介與元素的現代藝術巡展,由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先生擔任策展。繼“梵高之城”阿爾勒之后,開啟法國境內的巡展。位于普羅旺斯大區中心地帶的千年古城佛爾卡基耶首先啟動展覽,將在圣米歇爾天文臺與薩拉貢博物館兩地開啟巡展。此站展覽由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阿爾卑斯-上普羅旺斯省議會、圣米歇爾天文臺與薩拉貢博物館合作主辦,佳信海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一號地藝術園區、北京其樂恩典文化藝術公司、Fran?oise Livinec藝術中心協辦。
開幕式上,省議會副議長Brigitte Reynaud和Clothilde Berki女士分別發言,展望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光明前景。Reynaud女士表示:天文臺是科學的象征,而博物館是藝術的圣殿,展覽在普羅旺斯兩地巡展,表達了當代藝術與科學之間的密切聯系。Berki女士強調:在一座由中世紀教堂改建而成的博物館中陳列遠渡重洋的中國藝術作品,既展現了普羅旺斯地區的開放性,也將帶動地方的經濟、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促進法國南部地區的國際化進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全委會主席Jean Audouze 先生、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主任張芝蘭女士與佳信海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林正佳先生、“別處即此處”法國組委會主席Michel Caud先后發言,預祝展覽圓滿成功。
作為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裝置藝術講究利用各種媒材,在特定的空間中展現藝術家個人的經驗與感悟。本次展覽中,來自中國和法國的藝術家們使用集裝箱作為藝術表現的載體,在以歷史古跡和園林為基礎而營造的會展場所內,營造另一重當代藝術的空間,時空交錯,中西合璧。
參展作品共十一件,中法藝術家平分秋色。參展的中國藝術家為白明、黃建成、管懷賓、邱志杰、顏磊和魏言,法國藝術家有Anilore Banon, Mathieu Dorval、Chantal Saccomanno、Oliver Dayot、Patrick Chapert Gaujal,Michel Bertreux。在作為展覽場所的薩拉貢美術館,已經過藝術家們妙手改造的集裝箱,錯落有致,各具風情,一箱就是一個世界,一套乾坤:黃建成的“曲”,結合聲效,通過對集裝箱外部及內部的變形處理,表達了藝術家對人生的感悟;管懷賓的“浮園”,結合中國傳統的園林藝術和當代的現實情懷,展現了時間空間的多維軌跡;魏言的“神話”以中國的佛教洞窟為藍本,為觀眾呈現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白明的“胚粉之書”,講述著中國瓷器誕生于泥土的文化故事;邱志杰的“移動的教堂”,頗具匠心地被置于古老教堂的對面,探討著不同的宗教和文明之間的融合;顏磊的作品“星狗方案”,結合實驗音樂的表演,在當地樂隊的配合下,以生動的方式,詮釋了對物質社會的思考;Michel Bertreux和Daniel Caud創作的“中國山石”,寄托了他們對中國山水的激賞之情;hantal Saccomanno和Olivier Dayot的作品“虛與實”充分體現了辯證主義的哲學,引導觀眾在與作品的互動中,思索個體的身份與價值; Patrick Chapert Gaujal的作品“無題”用簡潔的色調表達今天的西方藝術家對中國藝術的理解;Anilore Banon的作品“送我上月球”,計劃將正在收集中的世界各國民眾的手印,一起發往月球;而Matthieu Dorval的“馬可波羅的游記”,表達了他對世界經濟與文化交流的贊美。
該展覽展期將持續至2017年11月下旬,作為南法重要的文化活動,為中法的文化交流之橋鋪砌又一塊基石。